县政府网站 | 市政府网站 实时天气: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41-3106199 - 邮箱:2792631559@qq.com)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新闻 - 详细

【甘快看】三代乌鞘岭隧道 一世铁路情缘

日期:2024/7/1 字号:[大][中][小] 视力保护色: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6月29日10时50分,兰张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东站开通运营。高铁飞驰仅约5分钟穿越新乌鞘岭隧道,从第一代乌鞘岭到第三代乌鞘岭隧道,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见证着铁路人的执着与成长,一脉相承的乌鞘岭精神也融入了铁路人的精神谱系。

乌鞘岭一代隧道建设者

  1952年,随着天兰铁路建成,将新中国铁路修到新疆去成为全国人民热切的期盼。铁路要进疆,横贯在武威的河西走廊门口——乌鞘岭是必须打通的要塞。

  无论是霍去病将军西征匈奴,还是唐玄奘西去取经,从长安出发,乌鞘岭都是经略西域的门户。

  1952年10月,兰新铁路开工建设,翻越海拔3000米的乌鞘岭,则成了修筑兰新铁路的关键工程。

  乌鞘岭越岭工程总长47公里,有7座隧道群组成,其中全长967. 8米的乌鞘岭隧道施工任务最为艰巨、技术难度最为复杂,这座隧道于1953年7月开工建设,修建期间,3万余人的筑路队伍曾集结在此地,很多职工都是从兰州徒步150多公里,到达的施工现场。

  这就是乌鞘岭一代隧道,受技术和条件限制,线路翻越乌鞘岭时采用展线设计延长线路来降低坡度,提高列车爬坡能力。

  2006年,兰武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建成通车,老乌鞘岭隧道在运营52年后,停止运营,成为铁路发展的见证物。

二代乌鞘岭隧道

  二代乌鞘岭隧道源于2003年3月兰武二线开工建设,2006年8月23日全长20.05公里的乌鞘岭特长隧道双线贯通,较第一代隧道距离大幅缩短,运能得到迅速提升。

  2019年6月兰张高铁兰武段新乌鞘岭隧道正式开工,全长17.125km,设计时速250公里,为双线特长隧道。作为乌鞘岭第三代隧道,这个隧道和第二代乌鞘岭隧道并行,有效利用第二代乌鞘岭隧道既有斜井施工并利用既有线通风。

三代乌鞘岭隧道

  中铁兰州局集团兰州工程建设指挥部天祝指挥部指挥长张振琼表示,在一座山上开三代隧道,乌鞘岭在全国绝无仅有。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勇毅前行也汇聚了“高寒不畏寒、高坡不滑坡,有苦不怕苦、有难不畏难”的乌鞘岭精神。鼓励着一代代兰铁人砥砺前行。

三代乌鞘岭隧道建设

  中铁兰州局集团武威工务段土门线路车间副主任苗琦已经在乌鞘岭地区工作了20多年。她说,乌鞘岭精神诞生于老乌鞘岭隧道内,传承在乌鞘岭特长隧道中,又在乌鞘岭高铁隧道的建设中,成为鼓舞士气的精神源泉,乌鞘岭精神是铁路人的宝贵财富,她将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坚守本职岗位,保障旅客平安出行。

  陈永红是中铁兰州局集团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军马场接触网运行工区班组长,2004年“乌鞘岭特长隧道”开工建设,陈永红被抽调参加隧道内接触网设备的安装调试、监管验收、缺陷整治,在“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乌鞘岭上一待就是两年多。2013年兰新高铁提前介入后,陈永红又主动请缨到高海拔的马场段工作。

  “三代乌鞘岭隧道、二十载高原铁路的坚守,我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从奋斗中收获幸福。今后,我将忠诚履职尽责,传承发扬好乌鞘岭精神,继续守护好‘世界第一高铁隧道群’,为新时代铁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永红如是说。



【推荐给好友阅读】 【关闭本页】 【打印本稿】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8-2020 临潭宣传网 www.ltxc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西大街160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辩率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主办:临潭县委宣传部 陇ICP备2022000032号甘公网安备 62302102000112号